王弗(1039年~1065年)蘇軾之妻,眉州青神(今四川眉山市青神縣)人,鄉貢進士王方之女,聰慧謙謹,知書達理。十六歲即與十九歲的蘇軾成婚。可惜天命無常,治平二年五月(1065年)王弗卒,年方27。所餘一子蘇邁,年僅6歲。
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(1065年)卒於京師開封,葬於眉州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裏,距蘇洵夫婦墓西北八步。蘇軾兄弟曾在父母墓旁遍植鬆樹,“老翁山下玉淵回,手植青鬆三萬栽”。雖十年過去,他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,哀思深摯。
蘇軾在《亡妻王氏墓誌銘》裏說:“君與軾琴瑟相和僅十年有一。軾於君亡次年悲痛作銘,題曰‘亡妻王氏墓誌銘’”於平靜語氣下,寓絕大沉痛。熙寧八年(1075),東坡來到密州,這一年正月二十日,他夢見愛妻王氏,便寫下了那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《江城子・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。
好一個新婚少女、十六歲,這不正是當年與蘇軾結婚之前的王弗嗎?“如娥雙眉長帶綠”,正是形容少女苦悶眉結難舒的實際境況,正是“半年眉綠未曾開”的最佳注解,蘇軾與王弗恰恰是在半年之後成婚的。十九歲的蘇軾所娶的夫人王弗若不是十六歲,以上一切考證都將變得枉然。
回過頭來再看《感舊》詞中的“明月好風閑處、是人猜”一句,向來給這首詞作注的人都避而不談,說到這兒它的意思便不言而喻:時常在“明月夜”、“清風”裏結伴成行的青年男女,眼下仍要引起人們“閑”話和“猜”測,何況蘇軾與王弗生活在九百年多前呢?
這首詞不僅不會是蘇軾寫給王弗的,也不會是他寫給愛妾朝雲的,不過它可能與朝雲沾些邊兒,就是“樽前一曲為誰哉?留取曲終一拍、待君來”,可能是在朝雲唱曲兒時,蘇軾希望曲子最後那一拍不要到來,以便他能昏昏睡去,以待那位十六歲的愁眉少女能夠入夢。是啊,從詩中的“春雨”、“溫風”不難看出,這正是初春時節,說不定又是正月二十。
“半年眉綠未曾開”,意味著少女愁眉半年沒有舒展。這種情形隻能用來解釋蘇軾與王弗相愛後,半年時間才過了父母這一關。眾所周知,在此之前,蘇軾的姐姐八娘稟承父母之命,嫁給了她並不愛的表哥程之才,結果備受公婆和丈夫的-,最後慘死在月子之中。八娘用生命的代價給弟弟的自主婚姻開了路,蘇洵在痛失愛女之後,決不忍心再去逼迫愛子與他所不愛的人成婚了。於是才有了我們上麵看到的“辭親信”,於是才有王弗十六歲那年嫁到蘇家的事實。我們說正月二十日是蘇軾與王弗的定情之日,那麽半年之後他們歡天喜地地準備辦婚事,從此蘇軾再也不思念逃遁山林了,他要守著心愛的人,開始讀書,開始為自己、也為心愛的人謀出路(安心科舉)、拜門子(隨父訪問張方平)、奔前程(進京趕考),這正是蘇軾婚後的曆曆足跡。
蘇軾良伴
王弗性格“敏而謹,慧而謙”,作為進士之女的她,一開始並沒有向蘇軾誇耀自己通曉詩書。每當蘇軾讀書的時候,她則在旁邊終日不去。後來蘇軾有遺忘的地方,她反倒給予提醒。好奇的蘇軾問她別的書裏的問題,她都能答上來,頓時讓蘇軾又驚又喜刮目相看。在蘇軾與訪客交往的時候,王弗經常立在屏風後麵傾聽談話,事後告訴蘇軾她對某人性情為人的總結和看法,結果無不言中,可謂蘇軾絕佳的賢內助。
[以上內容由" tangno"分享。]
人物關係:丈夫:

蘇軾 (1037~1101) 北宋著名文學家

公公:

蘇洵 (1009~1066) 唐宋八大家 兒子:

蘇邁 (1059~1119)
同年(公元1039年)出生的名人:
金世祖完顏劾裏缽 (1039~1092) 黑龍江哈爾濱阿城

杜敏求 (1039~1101)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

蕭義 (1039~1111) 遼朝北府宰相 遼寧省沈陽法庫縣

吳� (1039~1139) 宋朝著名軍事將領 甘肅省平涼靜寧縣

蘇轍 (1039~1112) 唐宋八大家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 + 更多公元1039年出生的名人》
同年(公元1065年)去世的名人:
劉輝 (1031~1065)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

吳遵路 (1000~1065) 江蘇省鎮江丹陽市

賈黯 (1022~1065) 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

賈昌朝 (997~1065) 宋朝宰相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 + 更多公元1065年去世的名人》 下一名人:王閏之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